一般人多少聽過或接觸過醫院的物理治療,幸運的人能在短期獲得改善,大部分的人則會經歷數年,甚至數十年的療程。近年來自費物理治療的市場也逐漸打開,對比健保治療,自費物理治療費用價格高、信任度和認知尚未建立,大概是讓大家卻步的關鍵。為什麼會選擇物理治療?健保和自費該怎麼選?今天就來和大家做進一步的討論分享
系列文章:1張圖解釋健保自費物理治療差異!私廚與快餐店對決

相信許多人接觸過物理治療的人大概都問過或聽過類似的問題:「健保vs.自費物理治療差在哪?」「自費這麼貴值得嗎?」「有健保為什麼要做自費?」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,健保自費物理治療差異、健保自費該如何選擇,以及我的個人觀點。現在的醫療方式愈來愈多元,大家也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治療,就像有人喜歡和適合快餐店、有人喜歡和適合私廚,沒有絕對好壞,希望能幫助大家思考囉
為什麼選擇自費醫療?5個自費物理治療優點
蒐集資料和各方想法後,整理出了一些自費物理治療所的優勢;當然這方面的選擇還是見仁見智,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適合的治療方式

1. 自費物理治療減少時間成本
如果你厭倦等待、需要分秒必爭用時間換金錢,自費醫療或許適合你
如果在醫院就診,總花費時間往往超過一兩個小時,就診後再拿治療單到物理治療室,安排到完成治療約需1-2個小時不等,且一次只能針對一個部位開立治療單,若發現其他問題,必須再找時間掛號、排隊,對於一般上班族或學生皆不方便
而多數自費物理治療所則採預約制,可利用下班下課後、假日前往,至多等個5-10分鐘,足以減少時間成本,有效利用時間

2. 自費物理治療時間掌握自由
對於不想被支配時間、工作難調整的人來說,絕對是福音
一般健保醫院的物治療時間分早、中、晚三段班,和老師約治療時間缺乏彈性,自費物理治療所則可和治療師商談可行時間,將個人其他行程規劃的影響機率降到最低

3. 買下治療師的完整時間
如果你去過知名醫院的物理治療,用「八爪章魚」形容物理治療師不為過
健保體系的物理治療師需同時治療多位、甚至10幾位個案,單一個案被分配的時間少,不一定能再做一次完整評估,也因此,治療多以儀器為主、運動和徒手治療為輔,治療效益有限。而自費物理治療所則能達到一對一評估、制定完整治療計畫的目標,執行效益更好

3. 買下好的環境、服務和隱私性
畢竟當不會有人願意花了幾千塊讓自己心情不好,對吧!
健保物理治療的環境很看院所,基本概念就是能容納愈多儀器和人愈好,要不要更新儀器,就看醫院有沒有這個預算,以及這個儀器能創造出什麼價值。科室裡一個人挨著一個人,對於不喜歡與人近距離接觸的人來說,會是一種壓力,更不用談「服務」——在傳統醫療教育裡,醫療是專業,並沒有任何服務的成分
而在自費院所中,你可以享有更好的環境、隱私性,有規劃過的治療所從門口、等待區、諮詢室到治療空間都有所區隔和設計,因為是自費市場,服務流程也是被注重的環節(畢竟當不會有人願意花了幾千塊讓自己心情不好,對吧!)

4. 完整評估、治療讓治療師可以發揮所長
讓治療師不再淪為按儀器的廉價勞力
相對健保醫院,自費物理治療所價格高,但治療師會給予完整的諮詢和評估,並提供徒手治療、運動指導,並適時加入儀器治療,除了在治療所中的一兩個小時,基本上也會持續關心你的狀態——與其說是局部的治療更強調「全人健康」和「日常保健」——物理治療師可以是治療師,也可以不再局限於物理治療專業,全然發揮個人特質和專長幫助客戶

5. 資訊相對公開透明
隨著現代人獲取資訊的管道改變,凸顯特色更加重要
相較於健保院所中的治療師,通常是被包裝在體系之下,透過物理治療所的網站、FB、IG和官方LINE,能更清楚了解各物理治療所的特色、治療師專業與相關資訊,也容易在google地圖、其他平台上查看評論,有需要時也能即時聯繫
你需要自費醫療嗎?症狀4階段教你怎麼選
健保院所並非不好,而是需要在不同考量因素中取捨,就像我們之前在物理治療20題問答中提到,治療絕對不是愈貴愈好,會依照不同人的狀況而異
- 如果你正處於急性期:急性期首在消炎止痛,那醫師的藥物對你的幫助CP值更高。現在不少復健科醫師除了提供健保的藥物,也有自費的注射藥劑,在專業的建議下進行治療,是安全又有立即效果的
- 如果症狀不是第一次發生:可能代表你某個動作型態反覆刺激,最終才會導致症狀的反覆發生。在急性管理之後,需要物理治療介入做慢性管理,幫助你預後更好、避免疼痛再次發生
- 如果已經成為慢性疼痛:慢性疼痛不僅影響身體,也會讓情緒處於焦慮煩躁、能量較低的狀態。除了物理治療外,可能也會需要心理的支持和幫助
- 如果你需要專業度更高的治療:一些人可能對身體素質可能有更高的需求,例如運動員,或者有有特殊的疾病狀況,例如脊椎側彎、婦女健康,這些都可以尋求專攻該領域的物理治療所協助
一定要找有名的治療師和醫師嗎?這點也是需要看綜合評估考量,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,首先還是需要盡可能了解自己的狀況和醫療人員的專長,再來是時間和金錢有沒有辦法負擔,想要持之以恆,不能只靠意志力就診,找到自己能力適性的治療方法才是最重要的
自費物理治療怎麼選?
- 治療師的經驗、專長、主要患者族群為何?
- 患者口碑、行銷規模?
- 交通方便性、收費?
- 個人特質?
本篇多以自費物理治療角度切入,如果想完整瞭解健保物理治療和自費物理治療的差異,可參考以下按鈕連結
你可能有興趣
LINE Pay合作店家有哪些?2023 LINE Pay信用卡推薦!CP值最高的3張卡
NingHao 寗好行銷|服務介紹:醫療社群小編代操、SEO內容行銷、行銷諮詢顧問
心理韌性是天生的?可以後天增強嗎?高敏感人提高心理彈性的6個技巧